Day 47 – A wall in Porto

白牆是白色的嗎?

從里斯本波爾圖的路易一世大橋往北走10分鐘,登上一個小山崗就可到達波爾圖主教座堂。午後的斜陽暖暖的照在教堂的一面白牆上。牆上的光影引起了我的興趣,正在琢磨怎麼拍的時候,來了幾個妙齡少女,她們走到另一邊的欄桿處舉起手機玩起了自拍,你拍完了我來拍,玩的不亦樂乎。當時我真想告訴她們,瞧瞧這邊這道光,這個影,多漂亮!話到嘴邊,還是收了回去。她們可能沒有看到,也可能不感興趣。每個人生活經歷不一樣,興趣習慣不一樣,對於同一場景的內心感受和做出的反應也不一樣,眼裡看到的東西自然也會不一樣。

這種在認知上和感知上的差別不僅存在於攝影或者其它藝術方面,在物理科學裡面也有這樣類似的現象。在量子力學裡面有一個概念叫互補原理 (complementarity principle),簡單而言,在微觀世界裡面物體可以具有多種不同甚至矛盾的特性,比如說量子有時是波動特性,但有時又是完全相反的粒子特性,那麼它到底是波還是粒子?那就取決於我們如何觀察它了!

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玄乎?怎麼可能同一個東西用不同的方式去觀察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呢?其實道理很簡單。這個照片里的那一面牆是什麼顏色?是白色嗎?牆上真的有個燈影嗎?那取決於我們如何觀察它,而不是取決於它「本來」是什麼顏色,或者「本來」有沒有燈影。你不信?你戴上一副藍色的眼鏡,牆壁就是藍色的了;一隻小狗看到了,可能說是灰色 (假如小狗會說人話),那麼牆到底「本來」是什麼顏色?那就取決於你是用什麼方式來觀察它了。就攝影來說,我們假如一上來就討論一個照片本來應該是什麼樣子,而沒有先定好我們以什麼方式來觀察它的話,那樣子的討論是沒有什麼意義的。

攝影參數:50mm, F8, 1/250s, ISO 100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